东湖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微信登录

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搜索
楼主: 薤叟

[历史之书] 【禅语典故】(不断添加)

[复制链接]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9 09:2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珠在何处

一日,觉能向元征禅师请教佛法。
觉能说道:“在修行过程中,觉知心与妄想心就如两条龙在争斗。假如双龙抢珠,珠落谁手呢?”
元征禅师听后不悦,要求觉能应该先去除自己身上的妄想心和不良习气,如此自然就能知道最终珠落谁手了。
而觉能却感觉自己的妄想心已经基本去除了,但还是不能明晰事理,心中倍感困惑。
元征禅师似乎看出了他的不解,于是反问道:“如果你确实已去除了妄想心,难道还能看到宝珠的所在?”
觉能一下子无言以对。

作为禅者,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去除心中的妄想心与不良习气,保持一颗平常心,才能修成正果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0 08:58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割摇舍


庐州城里的法庆禅师对兰花十分钟爱,禅寺的庭院里摆放着他栽种的数百盆兰花,品种各异,非常漂亮。在讲经说法之余,他都会精心去培育那些花,似乎兰花已经成为禅师生命中的一部分了。

有一次,禅师因事外出了,把给花浇水之事嘱咐给一个沙弥。那沙弥在给花浇水时,一不小心将花架碰倒,整架的花盆都给打翻了。他真就吓呆了,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,心里料想着禅师回来必会被骂得狗血淋头。

但出人意料的是,禅师回来后,却丝毫没有责怪之意,反而心平气和地与沙弥说:“我喜爱兰花的原因是要用香花供佛和美化寺院环境。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,因此不要执著于心爱的杂物而难以割舍。”

听完之后,那沙弥体会到了禅师的良苦用心,并从中有所觉悟,于是,将整个心思花在了修持上,最终成为一代名师。


人生在世,最难做的莫过于放得下,让爱憎之念霸占整个心房的人,难以真正得到快乐与自由。只有将世间万物看得淡一些,并适当的割舍,自己的生活才能愈发轻松,而且可以从轻松的生活中感受幸福和美满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1 09:56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学会宽容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有个丞相,一天,他的理发师给他理发时,不小心把他眉毛给剃了。当时,丞相还没有发觉,理发师很紧张,心想,这怎么办呢。忽然,他灵机一动:直勾勾地盯着丞相的肚子看,然后,又反复地端详。
丞相感到很奇怪,就问:你看什么呢?
理发师道:丞相,听说宰相肚里能撑船,我很奇怪,就这么小小的肚子,如何能够行得了船。
丞相笑了,说:那是形容宰相心胸的宽大,不计较小事。
理发师接着道:请问丞相你的肚里也可撑船吗?
丞相说:那当然。
理发师乘势赶紧把他不小心剃了丞相眉毛的实情讲出来。
丞相一听,本想发作,但想到刚才说自己肚里也能撑船,也就不好发作。再则,眉毛已被剃,发作了也没有用。索性就做个好人,说:既然剃了,就算了,画一个上去吧!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这是被迫的宽容。
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。能对他人宽容,是一种大美德。不仅如此,还要主动地去宽容别人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2 09:24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喝茶

有一天,赵州从谂禅师问新来的僧人:“你以前到过这里吗?”
僧人回答:“到过。”
从谂禅师便说:“喝茶去吧!”然后转过头问另一个僧人:“你以前到过这里吗?”
那僧人说:“回师父,没来过。”
从谂禅师也说了一句:“喝茶去吧!”
这时,身旁侍立的院主非常不解,就问:“禅师,为什么来过这里您让他去喝茶,没来过这里您也让他去喝茶呀?”
从谂禅师便叫了一声:“院主!”院主应声答到。从谂说:“你也去喝茶吧!”

“喝茶去”三个字,看似简单,但对一个禅者而言,那却是一生修持和解悟的主题。殊不知,禅是茶的升华,茶是禅的契合,禅与茶的共融,是人生的感悟,是生命的协调;参禅与喝茶的最高境界是物我同一,平常心是道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3 08:48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因缘际会

药山惟俨禅师曾在石头希迁禅师座下密证心法,后在马祖道一禅师座下彻悟。
一日,有一学僧请示药山惟俨禅师道:“弟子生死大事未明,乞老师慈悲开示!”
药山禅师说道:“我对你讲一句不难,如果你能体会那就好。如果在言下让你思量,却是我的罪过。不如彼此都不要开口,免得互相拖累。”
学僧仍然问道:“达摩未到中国时,我们这里有祖意吗? ”
药山禅师点了点头。
学僧便问:“这里既有祖意,达摩来此又做什么?”
药山答道:“只为有,所以来。”

宝藏人人本有,只憾无人点明。达摩不远千里,只为发掘众人宝藏而来。而我们自身更应在很好地认知自我的基础上,充分挖掘自身所蕴含的无限潜能,并且发挥自己的潜能,成就一番事业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4 11:13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自心不静难寻静

崛多禅师为印度人士,他总是四处游走参禅。
一日,他来到了太原定襄县历村,见到神秀大师的弟子用草结成了个庵,独自坐在里面参禅。禅师便走上前去,寻问他在做甚,那弟子回答是在探寻清静。
“探寻清静,清静为何物?为什么不探寻自己的本心,以让自己的心得以清静?”那名弟子无言作答。
禅师见他根性迟钝,接着又从他那里知晓他的师父是神秀和尚,并问他是否还有其他什么方法,得到的却是否定的回答。
禅师听了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:这种修行方法实在是误人不浅啊!于是介绍那弟子到自己的老师六祖那里去参悟真正的禅法。
那弟子在听完禅师的训导和提醒后,立即去参见六祖慧能,并将整个过程叙述了一遍。六祖沉默了一会,说道:“你应该先探寻自心,只有自己才能让自心清静下来。”
这个弟子听了之后,方才有所觉悟。

真正的清静是“心静”,而不是所谓的“无音便是静”。只有在长期的修行中,从探寻自心做起,才能达到真正的自心清静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5 08:33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放下屠刀

殃崛摩罗尊者曾经一度想成为国君,并从一个外道那里得知,只要能有一千个大拇指做成花冠,便可如愿。
于是,他就四处收集,终于收集到了九百九十九个大姆指,只差一个就能成功了。成功的喜悦充斥着他的头脑,甚至使他冲动得想杀掉自己的母亲,从而达成心愿。
佛祖在灵山上观照到了这个国家,便想度化他。随即化成了一个比丘出现在殃崛摩罗面前。
殃崛摩罗见状,立即去追杀比丘。一前一后,比丘在前面慢慢地走啊走,殃崛摩罗在后面急步地追啊追,但二者之间总是差着那么点距离。他便高声地对着比丘叫 “停”。
佛祖却轻轻地说道:“我已经停下许久了,是你自己停不住。”
殃崛摩罗顿时觉醒,继而放下屠刀,出家为佛了。

如何才能让自己烦恼不休的心得以止歇呢?必须学会在世间纷繁的事务中停下来,静静地去思考,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,在不断的思考和参悟中,使自己的心逐渐安宁下来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海南
精华
9

45

主题

2067

帖子

2219

积分

版主

Rank: 13Rank: 13Rank: 13Rank: 13

积分
2219

IP属地:海南省海口市

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16-1-15 08:54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


这个作家好文笔!

记得这个回复很难出来的,今天再试试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6 08:21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


百丈怀海禅师是唐朝的一位名僧,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,自己每天除了领众修行之外,必定会亲手去劳作,勤苦工作,对生活中的自食其力,极其认真,对于平常的琐事尤不肯假借他人。

在他年老的时候,仍然每日跟随弟子们上山担柴,下田种地。弟子们见了,十分不忍心。于是,大家都恳请他不要再随众出去劳作了,但禅师却回答得十分坚决:“我无德劳人,人生在世,若不亲自劳动,岂不成了废人!”

弟子们眼看不能打动禅师坚持劳作的决心,便把他所用的工具全都藏了起来,不让他做工。

禅师备感无奈,便以绝食来抗议,弟子们非常焦急,便去请示师父,禅师以 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作答。弟子们实在没有办法,只好将工具又还给他,让他随众劳作。从此,禅师的这种精神也流芳于后世。


有人认为修禅就是在摒绝尘缘基础上,纯粹地坐禅,甚至因此抛弃了工作。禅来源于生活,从生活中所悟知的禅学才算是禅的至高境界。那些口口声声由于参禅念佛而不做工作的人,只是为懒惰而找了修行作为借口罢了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0

1556

主题

5538

帖子

5337

积分

上尉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533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2016-1-17 10:40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与无

智藏禅师住持西堂后,有一位僧士问道:“有天堂、地狱吗?”
禅师答:“有。”
僧士问:“有佛、法、僧三宝吗?”
禅师答:“有。”
还有许多问题,禅师都回答说有。
僧士就用不屑的口气说:“禅师这样回答,恐怕错了吧!”
禅师就问他:“难道你有不同的见解?”
僧士颇为自得地说:“我可是曾经在径山禅师那里学过禅的!”
“那么,径山禅师是怎么对你说的?”禅师问道。
僧士答道:“他说一切都无。”
禅师话题一转,问道:“你有妻子吗?”
僧士答曰:“有。”
智藏禅师又问:“那径山禅师有妻子吗?”
“没有。”僧士回答。
禅师趁机开示:“径山禅师说‘无’就对了。”
僧士施礼道谢而去。

有与无因情况不同而存在,都有道理,实际上是破除人们对有无的执著。一切存在都是按条件来组成,但条件是不断变化的,所以一切是 “无”。因而,我们要超越相对的概念,不能对任何概念执著,从而更好地去认识世界。
膝下有孙贫亦乐,门前无债醉如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,不代表本网立场,应当理性、文明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    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