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湖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微信登录

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搜索
楼主: 肖长胜

[历史之书] 武汉方言历史小说《咵咵春秋那点事》

[复制链接]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16 08:44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节 穆公还权之二
宋国是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,公爵国,子姓,位于今河南商丘一带,都城商丘(今河南商丘),为周朝三恪之一。周武王死后,武庚(武庚(?—约前1039年),商纣王之子)叛乱,被周公平叛杀死,另封纣王的庶兄,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,国号宋,即宋国,以奉商朝的宗祀,为周朝的二王三恪之一。到宋襄公之时,宋国国势渐盛达鼎盛时期,宋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宋国疆域最大时包括今商丘市全部、河南省东北部、江苏省西北部、山东省西南部。
岔巴子:“么是叫二王三恪?”
嘀哆:“二王三恪是古代政治礼制,属宾礼之一。历代王朝分封前代王室后裔爵位,称为二王后、三恪,给予封邑,祭祀宗庙,用以怀柔安抚,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,标明正统地位。所谓“恪”,即表尊敬之意。”
话说宋宣公,子姓,宋氏,名力,宋国第十三任国君,宋武公之子,宋穆公之兄,宋殇公之父,前747年—前729年在位。宋宣公勒(这)个人是个仁义之君,首开“兄终弟乃继”制。
岔巴子:“么是叫‘兄终弟乃继’制?”
嘀哆:“简单的说,就是哥哥死了,由弟弟继承哥哥的王位。”
宋宣公有个太子叫与夷,有个弟弟叫子和。宣公十九年,宣公病重,他把王室重卿和儿子、弟弟叫到身边,立下遗嘱:“父死子继,兄死弟及,天下通义也。我要立我胞弟子和继承我的王位。”
子和听了嚇(吓)得一筛(抖),连忙跪地磕头说:“大王,绝对不可以呀,王位应有太子继承啊!我坚决不受。坚决不受”
太子闷头跪下说:“谨奉王命。”
亲贵大臣们也都跪下说:“谨遵王命。”
宋宣公虚弱地说:“我意已决,不用再说了。”说完咳嗽几声,然后摆手让他们都退出去。大家都退出寝宫走了。子和回到家中,诚惶诚恐上表辞让,被宋宣公驳回;再上表还是被驳回,子和推让三次,才免其为难的接受。宋宣公驾崩,子和即位。为了感激哥哥的大义,谥号穆。穆乃圣敬有仪之意,故叫宋穆公。
岔巴子:“哪有勒(这)好的事啊!我想太子是不是太小了,或者是太子不么成器,所以宋宣公不得已才勒(这)样做的吧?”
嘀哆:“你说的不是冇(没)得哪个可能,但不要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。”
宋穆公,子姓,宋氏,名和,宋国第十四任国君,在位9年(前728年—前720年在位)。
宋穆公是个知恩图报的人,眼看在世时日不多了,他要把权力还给他侄儿与夷。公元前720年,宋穆公病重了,他乘脑子还清醒时候安排后事,把大司马孔父(宋国大臣,名嘉,字孔父。孔子六世祖,官为大司马)召到病榻前,宋穆公脸色蜡黄地躺在床上对他说:“爱卿,我这王位是我哥哥把(给)我的,我现在身体不行了,要去见我哥哥,我死后由我侄子于夷承袭我位,奉他为宋国第十五任君主。”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17 08:42:37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节 穆公还权之三
孔父惊愕万分,不敢接腔。宋穆公喘喘气说:“先君抛弃了他的儿子与夷而立我为国君,我不敢忘记。如果托大夫的福,我能得以保全生命,先君如果问起与夷,我将如何回答呢?请您侍奉与夷主持国事,我虽然死去,也不后悔什么了。”
孔父趋前诚惶诚恐地说:“大王,群臣愿意侍奉您的儿子冯啊!”
宋穆公摇摇头,坚持恳切地说:“不行,先君认为我有德行,才让我管理国事。如果丢掉道德而不让位,这就是废弃了先君的选拔,哪里还能说有什么德行?发扬光大先君的美德,难道能不急于办理吗?您不要废弃先君的功业!”公子冯在屏风后面偷听到这话,就埋怨他父亲,也嫉恨于与夷。
孔父泪流哽咽地答应宋穆公的托付:“微臣遵命”。
宋穆公松口气,为了保证与夷顺利接位,他拼尽力气下达最后敕令:“着即命令公子冯到郑国去居住。”孔父答应下来。
太子冯并不向当年的与夷哪样能接受勒(这)个残酷无情的结果,非常怨恨他父亲,又非常嫉妒他表哥与夷,于是出奔到郑国避难去了。
八月初五,宋穆公撒手人寰。与夷即位,为宋国第十五任国君,在位十年(前720年—前710年在位)谥号殇(shāng)公,故叫宋殇公。为什么取殇呢?这是殇公对叔叔传位于他表达敬意和哀痛。
岔巴子:“你看宋穆公真是‘红薯眨眼睛---活苕(活傻)。’难怪太子冯气走了咧,自古哪有得来的权力再送回去的事呢?”
嘀哆:“是蛮(很)少见。宋穆公为了不负兄恩,把权力还给与夷,他是个德行高尚的人,所以才被后人认为是遵循道义的典范。”
故此,左丘明对宋穆公这种高尚的行为大加赞赏,评价说:“君子说:‘宋宣公可以说是能够了解人了。立了兄弟穆公,他的儿子却仍继续受了君位,这是他的遗命出于道义。《诗经•商颂》说:‘殷王传授天命都合于道义,所以承受了各种福禄,就是说的这件事吧!’”
郑庄公颇具野心,他把向外用武的目标定于宋国。齐、鲁两国处在宋国的东北部,建立齐、鲁的同盟关系,就形成了对宋的牵制和包围。为了实现对宋国的军事胜利,郑庄公采用远交近攻策略,主动和齐、鲁建立稳定的同盟关系。
公元前720年的冬天,齐国的齐僖公和郑国的郑庄公在石门(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约70里)会盟。石门之盟的主要内容是“寻廬之盟”,这是为了重温两国先前在寻廬(今山东省长清县西南25里)的盟约,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。
齐釐(xī)公,(简化汉字为“齐僖公”)姜姓,原名吕禄甫,齐前庄公之子,齐国第十三任国君,在位33年,即公元前730年-公元前698年。
会盟后,郑庄公蛮(很)高兴地从温地回国,途经济水时,辇车不知道是么样搞的,忽然翻到济水河里,还好郑庄公没事,但驾车的御奴当即被处死。坊间说,这是郑庄公对周桓王做得太过火了,遭到的报应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海南
精华
9

45

主题

2067

帖子

2219

积分

版主

Rank: 13Rank: 13Rank: 13Rank: 13

积分
2219

IP属地:海南省海口市

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15-6-17 09:51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宋国虽不大,但在春秋时期也还有些威望。如春秋五霸,小小宋国竟也一席位——其实宋襄公没什么本事,有点所谓的仁义而已,就是敌人渡河有其半,而不去攻击,要等人过了河再打,与孙子兵法不一样,这一点竟获得了史家的好感。其实,他算不得一霸的。
不过,感兄之恩,让位于侄,这一点倒值得肯定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18 08:29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节 卫公宠子之一
卫国,姬姓国,侯爵国。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,封弟弟康叔为卫国诸侯。卫国地域大致在黄河北岸,太行山脉东麓的今河南省鹤壁南、新乡北附近(今卫辉市附近),都城朝歌(河南省北部鹤壁的淇县)。
卫国第一个卫庄公是卫国第12代君主,姓姬,名扬,在位二十三年,即公元前757年---公元前735年。
卫庄公五年,也就是公元前752年,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。庄姜人长得蛮呱气(很漂亮),可惜一直没有生过孩子,卫国人因此为她写了《硕人》这篇诗:
硕人其颀,衣锦褧(jiǒng)衣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。
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
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齿如瓠犀,
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
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。
翟茀以朝。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
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(gū)濊濊,鳣(zhān)鲔发发。
葭(jiā)菼揭揭,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
清人姚际恒由衷感叹《卫风•硕人》:“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,是为绝唱!”
哪个晓得,庄姜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。相传《诗经》里《燕燕》为其所作:“燕燕于飞,差池其羽。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瞻望不及,泣涕如雨。……”
上帝是公平的,为你打开一扇窗,就会为你关闭另一扇。自古美女多薄命,或者是子嗣不昌,这就是造化弄人。
岔巴子:“哎,齐国出美女,相传齐僖公生有两女,绝色倾城,长女嫁于卫宣公,即卫宣姜,次女文姜,嫁给了鲁桓公,不知勒(这)个庄姜是哪个的女儿啊?”
嘀哆:“庄姜是齐前庄公吕购的女儿,太子得臣的亲妹子,王后娘娘所生,身份贵重。得臣,姜姓,名得臣,齐前庄公吕购的儿子,齐国大夫。不知么样搞的,得臣从太子位跌落下来,冇(没)当上齐侯,反而让齐僖公摘了桃子。”
卫庄公没有子嗣,又娶了陈国姊妹花厉妫(妫:gui,史记称厉姒sì)和戴妫。厉妫生了儿子孝伯,不幸很小就死了。戴妫倒是蛮争气,给卫庄公生了个儿子,叫公子完,不久又生个儿子,叫公子晋,不幸戴妫生了公子晋后,她俩还当真完了——死了。
庄姜没有子嗣,便把公子完、公子晋过继给了庄姜抚养,公子完这名份上就是嫡子了。卫庄公的另一个宠爱的姬妾也给他生了儿子,叫公子州吁。后来,州吁杀死了公子完卫桓公,自立为君。庄姜送桓公的姨母厉妫回了陈国。
陈国是西周至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,国君妫姓陈氏,是帝舜的后代。周武王灭商,访求前代帝王的后裔,找到了大舜的后裔虞满,把长女太姬嫁给他,并封之于陈,建都宛丘(今河南淮阳附近),让他奉守禹舜的宗祀,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的亳州西北部。
岔巴子:“哟,几好的事啊!一伙(下)子娶姊妹两个,莫不是‘卖肉的搭槽头——硬塞’的吧?”
嘀哆:“你是眼睛里冒气。”
岔巴子:“么样说?”
嘀哆:“眼气。厉妫和戴妫是陈国的公主,为姊妹伙的,她俩可能是陈文公陈圉(yǔ)的女儿,不是现任陈桓公陈鲍的女儿,更不是陈厉公陈跃的女儿,差了将近50年,算是过了气(期)的公主,所以卫庄公一担挑两个,美死了。”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海南
精华
9

45

主题

2067

帖子

2219

积分

版主

Rank: 13Rank: 13Rank: 13Rank: 13

积分
2219

IP属地:海南省海口市

发表于 海南省海口市 2015-6-19 10:33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给先生一个赞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23 09:10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节 卫公宠子之二
再说公子州吁,打小卫庄公就把他惯得流脓(娇惯、溺爱过度),生性暴戾,就喜欢舞个刀,弄个枪的。卫庄公就任命他为将军,可以说是“武教头的儿子——武大的”,夫人庄姜很讨厌他。大夫石碏(què)见卫庄公溺爱州吁,有害卫国的安危,就规劝庄公说:“我听说大王非常喜欢州吁,大王应该以道义去教育他,不要让他走上歪门邪道上去了。骄傲、奢侈、放荡、佚乐,这是走上邪路的开始。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,都是因为父母宠爱过甚造成的。如果大王准备立州吁做太子,那就定下来;如果还冇(没)定下来,会逐渐酿成祸乱。那种受宠而不骄傲,骄傲而能安于地位下降,地位下降而不怨恨,怨恨而能克制的人,是很少有的。而且低贱侵害尊贵,年少驾凌年长,疏远离间亲近,新人离间旧人,弱小欺侮强大,淫欲破坏道义,这就是六种反常现象。国君行事得宜,臣子服从命令,父亲慈爱,儿子孝顺,兄爱弟,弟敬兄,这就是六种社会伦理。舍弃正常而效法反常,这就会很快地招致祸害,作为君主,应该尽力去掉祸害,现在却加速它的到来,恐怕不可以吧!”
石碏(què),又叫公孙碏(此处公孙并非姓氏中的公孙,公之子称为公子,公之孙则为公孙),石碏是卫康叔姬封六世孙靖伯的孙子,卫国上卿大夫,首辅大臣。
卫庄公却听不进去,弗然说:“耸人听闻。卿太过滤了,我的儿子我知道,你不要说了。退下。”
石碏摇摇头,郁闷地退下回家去了,卫庄公依然我行我素。冇(没)想到道德君子石碏,规劝卫庄公好好教育儿子州吁,然而,他自个也冇把他的儿子石厚教育好,石厚也是个纨绔子弟。
石厚与州吁交往密切,好得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的慌,整天舞枪弄棒,走马斗狗,欺男霸女的,时常并车出猎,骚扰百姓。石碏知道了,鞭责教训,锁禁空房,不许出入,禁止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,但石厚却越墙逃出,住进州吁府中,一饭必同竞不回家。石碏差点冇(没)怄死,禁止没有用,石厚依然和他来往,他俩在京城就像 “小和尚的脑瓜——冇(没)得发(法)。”
卫庄公死了,公子完即位,谥号桓,故叫卫桓公,卫国第13代国君,在位16年,即前734年—前719年。
石碏知道州吁和儿子石厚会生出事端来的,深怕“一鼻涕搭到身上(有把柄在别人手里)——脱不了身。”为了避祸,他俩十分明智,就辞官告老退隐了。
岔巴子:“石碏说得蛮有理!现今中国独生子女家庭,做家长哪个不是对伢们娇惯过甚了,我想当家长的都应该好好看看石碏的劝谏。史臣有诗叹卫庄公宠吁致乱。诗云:
教子须知有义方,养成骄佚[yì]必生殃。
郑庄克段天伦薄,犹胜桓侯束手亡。”
嘀哆:“是啊!石碏的话好比‘白水(湖北卫视评论员)做评论——句句咵(说)得在理。’”
左丘明在此刻意将宋穆公与卫庄公作比较,意在警醒后人,不要溺爱子女,这样对国家、社会、家庭都不好。为么是“家富不过三代,国强也不过三代”呢?其主要原因都应归咎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错误。有诗云:
爱子之心人皆有,人之常情无可非。
庄公之错在娇宠,石碏之过在溺爱。
一个伢儿弥足贵,染上恶习把儿毁。
四种恶习六伦理,千千万万要牢记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海南
精华
9

45

主题

2067

帖子

2219

积分

版主

Rank: 13Rank: 13Rank: 13Rank: 13

积分
2219

IP属地:海南省

发表于 海南省 2015-6-23 10:21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左丘明在此刻意将宋穆公与卫庄公作比较,意在警醒后人,不要溺爱子女,这样对国家、社会、家庭都不好。为么是“家富不过三代,国强也不过三代”呢?其主要原因都应归咎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错误。
===============


先生所论极是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24 09:00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章 隐公四年第一节 州吁弑兄之一
公元前734年,卫桓公即位,按惯例卫桓公封庶弟州吁为士大夫,州吁哪能接受啊。州吁身为将军,统帅常备军,位次司马,掌握实际兵权。卫桓公就是给他个司马大将军,他都嫌小,但卫桓公也不会把给他的。他晓得,把了他,那他就死得更快了。
州吁他心深得很,他要的是哥哥卫桓公的王位。他与哥哥年纪差不了几岁,如果等卫桓公过了脚(死了)再把王位传给他,哪不是洞天湖里吹喇叭,不晓得在哪里哪。于是他就在朝堂上常常“苍蝇采蜜--装疯(蜂)”,瞎胡闹,故意把卫桓公难看,拆他的台,让他在群臣面前丢丑。
卫桓公是个老实砣,为人忠厚善良,生性懦弱,凡事又冇(没)有主见。卫庄公打小把州吁惯使了一身毛病,州吁根本冇(没)把他这个君王当回事,继续骄横、奢侈,卫桓公心里憋足了火,但看在他是自嘎(个)弟弟的份上,父王才刚刚过世不久,对他下手怕人嚼牙巴舌。
州吁一点都不晓得收敛,反而越发来劲了。俗话说:“兔子急了也咬人。”卫桓公二年,州吁终于玩过了火,摊上了大事,群臣鼎沸,卫桓公逮住机会,就着这把火,撤了州吁的将军之职。
州吁丢了军权,他就成了“砧板上肉——任人宰割”了。别看他平时神气五六洋(耀武扬威)的,这会胆子虚了,生怕卫桓公会杀了他,于是便逃往其他诸侯国去了。
逃到哪里去了呢?公元前732年,州吁逃到郑国共叔段的京城去了。一个是武姜的宠儿,一个是为卫庄公的宠儿,两个宠儿相见,那可是臭味相投,相见恨晚,很快就成了铁哥们,两人好得像“汉江水流到长江里——不分你我。”这哥俩都有一个共同目标,那就是把哥哥赶下台,由他们取而代之。
宠字上面是个房子,里面是个龙。州吁和共叔段这两个龙在集家嘴(汉江与长江汇合处)闹水,龙王庙的龙王怕是也难镇住,晴川阁(原名禹王庙)的大禹也头痛治不了。
时间一晃就过了十一个年头了,共叔段等不及了,准备嘎事(起事)造反。这天,州吁在共叔段的殿中饮酒作乐,身边美女把酒,舞女跳舞,忽然共叔段摆手让她们都退下。人都退下,共叔段对州吁说:“兄弟,我准备这个了。”他做动手的动作。
州吁自然明白是么意思,他激动地说:“好!柺子(哥哥),我帮你。”
共叔段非常老杆(老道)地说:“兄弟,我不用你帮,你先回国准备,等我成功后,我再出兵帮你。”
“谢谢柺子(哥哥),我听你的,明天我就回去。”州吁端起爵,敬酒说:“我祝柺子(哥哥)马到成功,早日当上郑国君主。”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25 08:45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州吁弑兄之二
“我也祝兄弟早日当上卫国君主。”共叔段回敬道。两人密谋一番,第二天州吁就回卫国去了。
州吁这个闹药子走了,卫桓公日子好过多了,冇(没)想到州吁突然回来了,原先的事情过去那么久了,卫桓公也不再追究么是,但也冇恢复他将军职位,让他以士大夫身份参与朝政。州吁不吭不嗯,表面上装好,不板沙(不闹)了,把哥哥冰倒(稳住),等待共叔段起兵。
公元前722年,共叔段密谋造反的事泄露了,郑庄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京城,共叔段落荒而逃。公孙滑去卫国搬兵,州吁极力撺掇卫桓公出兵帮助公孙滑,最后搞得卫桓公灰头土脸向郑庄公作揖道歉,这事才算了结。
共叔段的失败对州吁打击很大,发誓要替他报仇。州吁不像共叔段有封地、有城邑、有军队,他俩么是都没有,靠造反显然是此路不通,但他不甘心,想方设法要夺哥哥的权利,不然他就冇(没)办法活下去。
州吁与他的心腹石厚是正经板眼(办法)冇(没)得几多,歪板眼(坏主意)倒是不少,他俩密谋各种弑君方案,狗头军师石厚献计说:“您还记得武公与他哥哥共伯争权一事吗?”
“当然记得哟。厘侯十分喜爱和(厘侯次子),给了他很多礼物,就跟我老头(父亲)一样,后来太子余(厘侯长子)当了国君,和便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,在厘侯的墓地袭击余,余被迫逃到墓道自杀,然后把余埋葬在厘侯墓旁,故称他为共伯,和便当了国君,为卫武公,开创了一番伟业。喔,我明白了,你是说让我”州吁说道这醒悟了,猛拍自己脑袋一哈(下),还准备说下去。
卫釐侯,姬姓,卫氏,名已失传。前856年—前815年在位。卫国第9代国君。他是卫顷侯之子,卫共伯及卫武公之父,在位四十二年而死。
卫武公(约前853年——前758年),姬姓,卫氏,名和,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。卫国第11代国君,在位55年,即公元前812年—公元前758年,享年95。
卫武公95岁时,曾作《抑》诗以自儆。诗云:“人亦有言,靡哲不愚,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,温温恭人,维德之基。”成语:“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”就是从这首诗来的。
“嘘。”石厚不让他说出来,你我心里有数就行了。
接下来,他们又偷偷把他的死党召集起来,随时准备动手。机会终于来了,石厚来到州吁府邸,兴奋地告诉州吁说:“大王这两天要去洛邑给周平王送吊贺礼。”
州吁磨拳擦掌说:“我终于等到勒(这)一天了。你勒(这)样勒(这)样,马上去办。”石厚连马去办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来自
湖北
精华
2

8

主题

264

帖子

287

积分

中士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287
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
 楼主|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26 10:0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州吁弑兄之三
卫桓公接到州吁请柬,说要为他饯行,感到非常意外,觉得弟弟学乖了,高兴地答应赴宴。州吁加紧准备,暗中买通侍卫军统领和他原来军队手底下的铁杆都统,并在朝歌西门外搭棚席,准备了丰盛的酒席。
公元前719年,卫桓公十六年,隐公四年春的一天,事情不出石碏所料,卫桓公銮驾和侍卫浩浩荡荡来到西门口,州吁恭迎卫桓公,石厚把侍卫们都安排到另一个棚席中吃酒,然后回来。州吁很亲热地把哥哥迎进棚席,殷勤备至招呼卫桓公用酒,一种从未有过的兄弟亲情在卫桓公心中涌动。谁会怀疑他会杀他哥哥呢?
宴席上,州吁恭恭敬敬,亲手把爵递与卫桓公,并假惺惺地对卫桓公说道:“兄侯远行,小弟谨备薄酒一杯,为兄奉饯。”
卫桓公不知就里,接过爵一饮而尽,并感激地对州吁说:“谢弟美意。我月余便回,烦弟暂摄国事,务要小心在意!”
因为他弟弟从来冇(没)这样对他好过,不像平时翻眼绿猴(嚣张)的样,蛮高兴,多喝了几爵酒。菜过五味,酒过三巡,人就有点醉了。
州吁与石厚瞅眼头(时机),相互递个眼色,暗示可以动手了。州吁憋足了劲,暗中摸出剑,走到卫桓公背后狠狠地捅进去,卫桓公扭头看着他说:“你,你,想”话还冇(没)说完,州吁抽出刀,再恶狠狠地补上一刀,就这样卫桓公稀里糊涂地走上了黄泉路。
石厚立刻带人解决掉扈从,然后和州吁赶到王宫,除掉卫桓公的所有儿子,随后威逼王亲国戚和大臣们接受他当国君。军队将领原由他控制,首先支持,这些人怕掉脑壳,只好同意,州吁自立为君。有诗云:
权力是魔鬼,掏走人的心。
父子相残狠,兄弟互斗毒。
权力是鬼蜮,掠走人的魂。
心毒赛过虎,杀人如草芥。
权力是魔障,让人蒙了心。
算计不计果, 最终算到己。
古往今来祸, 全由争权起。
但晓利害者, 陶然桃花源。
岔巴子:“咳!这真是‘七不害人,八不害人,九(酒)害人唦’!哎,嘀哆,不过坊间还有一种说法,说是州吁趁卫桓公去雒(luò)邑(今洛阳王城)给周平王吊贺的路上,聚集卫国逃走的流民在半道上袭杀了卫桓公。”
嘀哆:“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,流民一般冇(没)得哪个胆子,还有卫桓公扈从众多,就哪点嘎人,要想打败精锐的侍卫军,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啊。但不管哪种说法,在春秋时期,士大夫势力很强大,没有士大夫的支持,仅凭州吁和石厚之力,即便他杀了哥哥也当不了卫国之君。”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,不代表本网立场,应当理性、文明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    扫一扫,用微信登录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