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来自
- 湖北
- 精华
- 2
中士
 
- 积分
- 287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|

楼主 |
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6-15 08:39:29
|
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节 穆公还权之一
各诸侯收到讣告,纷纷送去助丧礼,快到周平王的葬礼日期了,还有好些诸侯国冇(没)来给周平王送助丧礼,鲁国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古代,吊丧和助丧是古代丧礼中的最重要环节。助丧活动包括襚(suì)赗、赠、含、赙、奠等名目,古人尤为重视。
鲁隐公因为周平王给鲁惠公送吊丧礼晚了不说,还给活得好好的鲁夫人仲子预先赠送丧事的东西一事很不满,这是对他和鲁国的极大侮辱,现世现报,鲁隐公故意拖着不送。
周桓王见主要几个大的诸侯都冇(没)来送礼,对这种大不敬行为,他也不敢说么是,但这葬礼就不好进行了,也有损天子颜面,一等二等还是冇(没)来,大殡日期不等人啊,于是慌了脚,便把武大夫召来对他说:“先王大殡日子就快到了,还有几个诸侯冇(没)来,异姓侯不来,我还能理解。嗯,他鲁国怎么也不来呢?这周朝也不是我一个人的,也是他鲁国的,也是姬姓天下的嘛。鲁国是我王室的近亲,他们不送赙,情已何堪,你去找他们要。”
武大夫心想,这种丢份子掉价的差事让我去,我不去,他扯个耶子 (找个理由)说:“我最近身体不大舒服,不堪旅途劳顿。这样,我让我儿子代我去好了。”他卡着腰装病起来。
周桓王见他不愿去,再看看其他人,个个都扭头回避,个个装苕(憨),周桓王摇摇头勉强说:“那就勒(这)样吧。你回去赶快叫你儿子去吧。”
武大夫回到家就让他儿子替他去鲁国走一趟。武氏子以王使的身份,舟车劳顿地来到鲁国,见到隐公,像个“嘎巴子讨债——横要”地说:“天子派我来是取周平王赙的,您赶快准备好,我好带回去。”
岔巴子:“勒(这)个武大夫和武氏子是么人呀?”
嘀哆:“周平王少子姬武,因其手掌上有一“武”字形状纹路,故被赐为武氏,为周朝大夫,后来他的子孙,因而以武为姓。
武氏子是周王室武大夫的儿子 ,无爵无官。《正义》以为,武氏是周王大夫的姓,之所以直书‘武氏子’而不书使者之字,是因为这个“武氏子”还没有成为大夫。”
鲁隐公见来的是个卜拉脚(小人物),分明冇(没)把他看在眼里,心中多有不快,就冷冷地说:“莫急,周平王不是还冇(没)下葬嘛。来人,带武氏子到驿馆休息。”一哈(会)就有人把他领走了。武氏子每天去催要,隔了好些天,鲁隐公把(给)点把东西打发他回去。
岔巴子:“周桓王勒(这)样做是不是有点太下作了,就像‘简姑娘(清末汉口名妓)接客——认钱不认人啦?”
嘀哆:“是有点巴点,《公羊》以为“丧事无求,求赙非礼”(不能主动找人要丧葬费,这不符合礼仪)。周桓王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,鲁国不送,以后都跟着学,他这个天子还怎么当下去勒?没有他鲁国的赙,就等于鲁国不认周了。”有诗云:
周朝礼乐治天下,孔子乐把周礼崇。
周家先把礼法坏,鲁国步步紧随后。
礼坏乐崩天下乱,周公心血付水流。
天子丧礼诸侯避,不来我就上门索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