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来自
- 湖北
- 精华
- 2
中士
 
- 积分
- 287
IP属地:湖北省武汉市
|

楼主 |
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-5-29 08:55:56
|
显示全部楼层
第三节 郑人伐卫
“汉阳的贱三爷——爱管闲事。”卫桓公发烧昏了头,撑倒搞(打肿脸充胖子),要替公孙滑出头攻打郑国。
廪(lǐn)延(今河南省延津县北)城紧邻卫、宋两界,是郑国的边疆要塞,也是京城太叔未经郑庄公特批的非法领地。公子滑曾在廪延担任过五年的地方行政官,城内郑国老百姓都很尊敬他,所以当公子滑率领卫军攻城时,冇(没)费么大的劲就拿下了廪(lǐn)延城。在卫军的保护下,公子滑开始以原来的身份再次管治起廪延小城了。
这年岁末,邾国和公子豫率领的兵马赶来参战,郑庄公犒赏他们,随即在军中大帐中召开军事会议,他问计道:“公孙滑占据了癝延,这仗我们该怎么打?”
公子吕站出来说:“大王,‘斩草留根,逢春再发。’这小子逃脱一死,算他火(运气)好,然而滑不思悔过,反而借卫兵来作乱,我想卫侯不知道共叔段造反的事,听信谗言,骗得他同情,出兵帮助公孙滑。依臣愚见,大王何不修书致卫桓公,说明缘故,晓以利害,卫侯胆小怕事,必然会撤兵回去。公子滑孤立了,独木难支,我们就可以不战而擒获他。
郑庄公欣然说:“好,釜底抽薪,就按你说的办。高渠弥,命你带虢军前去收复癝延,捉拿公孙滑。”高渠弥得令领兵前去。
高渠弥,又曰高伯,约略生活于郑庄公、郑厉公、郑昭公时期,是春秋时代是郑国著名的大将,立下过赫赫战功。后因谋权弑杀郑昭公,于公元前六九四年,被齐襄公以此为借口车裂。
郑庄公立刻修书给卫桓公,为了减轻公子吕收复癝延军事压力,郑庄公率领王师,邾国、公子豫的鲁国人马向卫国进军,给卫国造成巨大军事危险,逼迫卫桓公就范。
卫桓公接到郑庄公写给他的信,看得直打战战,看完信,他俩嚇苕(吓傻)了,抓瞎(忙乱着急)地对大臣们说:“共叔段不义,自取灭亡,寡人为公孙滑兴师,实为助逆。快,快派人立刻召回我国兵马。”
其实啊,卫桓公是打错算盘了,表面上看卫桓公出兵是因为公孙滑求助和公子州吁撺掇的结果,实际上是卫桓公想和郑庄公争夺河南未来的主导权。
郑武公去世不久,郑庄公刚继位就发生兄弟相争的内乱,郑国内政不稳,郑庄公根基不牢,卫桓公就想浑水摸鱼,掐掐郑庄公,看他有几大个哈数(本事),如果他是个体面苕(长相好,穿得好,但肚子里没有货),就往死处掐,顺势将癝延收入囊中;如果掐不住就算了。哪晓得,郑庄公是个糙子(胆子大)伢,不但冇(没)掐住他,反而惹火上身,掐到自嘎(个)了。有诗云:
卫侯老辣盘算精,趁乱兴兵耙一把。
庄公身上长满刺,偷鸡不成把手扎。
世上冇有便宜事,想捡漏壶痴心想。
当家虑事不周详,但把国家推悬崖。
传信兵快马追赶,但没有追上公孙滑。公孙滑已领兵乘虚攻下了郑国的边地癝延。
高渠弥率车徒二百辆攻癝延城。在关键时候,卫国撤回自己兵马,公孙滑独力难支,势单力薄,就弃了癝延,仍旧奔回卫国。高渠弥夺回了癝延,又率领王师和虢师乘胜追击,侵犯了卫国的南部边界。
“报。”前线传来军事急报。“王师和郑军打到都城近郊。”
卫桓公嚇鲁(吓憨)了,慌作一团,连马召集群臣商议对策。公子州吁力主发兵抵御,他慷慨激昂,振振有词:“水来土掩,兵来将迎,古之理也,又何疑焉?”
众大夫都不同意,纷纷对卫桓公说道:“郑兵前来伐我,皆因我助公孙滑为逆招致,不若以书答之,引咎谢罪,不劳师徒,可却郑师矣。”
卫桓公不得已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,就遣使向郑国递交了致歉书,对郑庄公说明了事情的原委,书曰:“寡人听信公孙滑之言,误以为上国杀弟囚母,使孙侄滑无窜身之地,是以兴师伐郑。今拜读上国来书,备知共叔段之逆焉。今寡人悔莫及焉,倘蒙上国鉴察,当缚公孙滑以献上国,复修旧好。唯贤侯图之。”
郑庄公看过了卫国的致歉书,也谅解了卫国的鲁莽行动,他对来使道:“卫既服罪,寡人又何求焉?”恰值太夫人武姜替孙子公孙滑向郑庄公求情,乞求庄公为共叔段留下一脉,以续其香火,郑庄公就传令撤兵回国,放过了卫国和公孙滑。自此以后,郑、卫两国互生嫌隙,摩擦不断。
岔巴子:“看来郑庄公蛮有度量的嘛。”
嘀哆:“郑庄公可是个精明人,他可不是一个省油灯,那是‘苍蝇也是肉,小钱也要收着’的人。”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