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治通鉴帝王史第六部 外宦乱政 内容提要 自从和帝公元102年首次将太监郑众封为剿乡侯以后,宦官封侯就成了东汉中晚期的常规。和帝在105年十二月去世,他那只有三月的小儿子刘隆即位,这位殇帝在位不足八个月去世。刘隆去世后,邓太后与兄弟邓骘、邓悝等人立了清河王刘庆不足十三岁的长子刘祜。安帝刘祜名义上在位十八年,真正执政只有几年。邓太后在安帝十五岁举行成人礼后没有归还政权。121年三月十三日,四十岁的邓太后去世,安帝亲政报复邓太后。原因是:邓太后曾征召济北王与河间王的儿子前来京城,其中,河间王的儿子刘翼相貌堂堂,邓太后认为刘翼不同寻常,就让刘翼留在京城。安帝的乳母王圣见邓太后在安帝举行成人礼后没有归还政权,担心安帝会被废黜,经常同宦官李闰等人在安帝面前诋毁邓太后,等到邓太后去世,以前因受邓太后处罚的宫人,就诬告邓氏兄弟曾向邓访(时任尚书)索取废黜皇帝的档案,策划改立平原王刘翼。于是,安帝将邓氏几乎灭门。安帝执政昏庸固执,并且倒行逆施,由于太监江京、樊丰以及安帝的奶妈王圣,诋毁太子刘保的奶娘王男和厨师邴吉等人,导致王男等人被杀。公元124年九月初七,安帝废除太子刘保为济阴王。125年三月初十,随同三十一岁安帝出巡的阎皇后与长兄阎显,宦官江京、樊丰等人,见安帝去世,密谋说:“如今皇帝死在南巡返回的路上,他的亲生儿子刘保却留在京城,消息一旦传出,假如公卿大臣拥立刘保当了皇帝,我们将会大祸临头。”于是,他们迅速赶回洛阳。三月十四日晚上为安帝发丧后,阎氏兄妹策划立了章帝的第五子、济北惠王刘寿,不足十岁的小皇帝刘懿,由阎氏兄妹乱政。可是,刘懿在位只有二百多天就死了。宦官孙程、王康等十九人发动政变,推翻了阎太后掌管的政权。接着顺帝刘保即位,大量分封帮他夺回政权的宦官,这些宦官作威作福,顺帝为了感恩一味顺从。在外戚方面,顺帝刘保的皇后梁妠不是省油的灯。梁妠皇后的哥哥梁冀也是一位跟窦宪类似的大奸臣。顺帝在位十八年零二百七十多天,梁氏兄妹专权后胡作非为,144年八月初六,顺帝在玉堂前殿去世,由顺帝两岁的太子刘炳即帝位。冲帝刘炳是顺帝刘保的独生子,在位只有五个月病逝。为了选择新皇帝,梁太后兄妹同时征召了二个汉章帝刘炟的玄孙:一位是清河恭王刘延平的儿刘蒜,另一位是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。清河王刘蒜是一个严肃庄重的人,行为举止都遵循法令制度,三公九卿都从心里认同他当皇帝。太尉李固担心大将军梁冀立年幼的刘缵,提前对梁冀说:“现在确定新皇帝,应当选择年长、明智而能亲自处理朝政的人,请大将军能仔细考虑国家大计,体察周勃当年之所以立文帝、霍光之所以废除刘贺改立宣帝的道理,以邓氏家族和阎氏家族立年幼的故事为戒。”梁冀不听,立了刘缵。质帝刘缵虽然年小,但聪明过人,他曾在早朝时,盯着梁冀不满地说:“这是跋扈将军!”梁冀因此对质帝深恶痛绝。146得闰六月初一,梁冀让质帝的侍从把毒药放在煎饼里毒死了质帝。随着质帝刘缵死,梁太后与朝臣又要讨论皇位的继承人,太尉李固等朝臣鉴于上次向梁冀当面陈述不听的教训,改为写信梁冀,坚持要立刘蒜。然而,宦官曹腾曾经去拜见刘蒜,刘蒜没有向他施礼,曹腾将此事传扬出来,宦官们从此憎恨刘蒜。加上刘蒜已经被梁冀否认过,梁冀当然也不会再立刘蒜了。 既然梁冀和宦官否决了刘蒜,阴错阳差立了汉章帝刘炟的曾孙,河间孝王刘开的孙子,蠡吾侯刘翼的儿子刘志。桓帝刘志能当皇帝,有其历史渊源关系。当初,平原王刘翼没有当上皇帝,被贬回河间国,他的父亲刘开根据汉武帝时代推恩令的办法,曾请求顺帝刘保在河间国分出蠡吾县给刘翼,顺帝封刘翼为蠡吾侯。刘翼去世刘志继位。梁太后想把妹妹梁女莹嫁给刘志,所以征召刘志前来洛阳。刘志到达洛阳时,正遇上质帝刘缵去世,梁氏兄妹不顾群臣的反对,让刘志当了皇帝。 刘志虽然是皇帝,实际是傀儡,皇宫内部与桓帝刘志的起居等细小的情节梁冀都了如指掌。梁冀随意杀人,如果地方刺史和太守上任不向他辞行,就会得到报复。比喻说,下邳国人吴树被任命为南阳郡宛县县令,上任之前向梁冀辞行,梁冀委托吴树照顾自己在宛城杀人放火的爪牙,吴树没有做到。吴树后来升任为荆州刺史,上任前又向梁冀辞行,梁冀让他喝了毒酒,吴树出来死在车上。梁冀掌权二十年,桓帝最后依靠宦官唐衡、徐璜、具瑷、单超、左悺等人,于 159年八月中旬灭了梁氏集团。随后,桓帝下诏奖赏铲除梁冀的功臣,封单超、徐璜、具瑷、左悺、唐衡等一批宦官,单超的食邑竟然有二万户,徐璜等四人各一万余户,当时人称他们为“五侯”。这批宦官又无恶不作,桓帝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于同流合污,桓帝在位二十一年零二百天,导致东汉政治走向黑暗。到了汉灵帝刘宏时代,宦官可以说成了朝廷的主宰,灵帝干脆说:“张常侍(张让)是我父亲,赵常侍(赵忠)是我母亲。”由此可见,宦官掌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。如此种种,都在诉说从殇帝刘隆起,到灵帝刘宏止,外戚与宦官成为东汉政治的乱象。 作者:许雨浓 2021年三月底 目录 1,汉安帝刘祜传 序 一,邓后执政 二,疏公亲舅 三,灾难不断 四,内外战争 五,打败西羌 六,平定叛乱 七,邓后功过 八,安帝亲政 九,群小弄权 十,天不灭道 2,前少帝刘懿传 序 一,天不助恶 3,顺帝刘保传 序 一,正不压邪 二,乱象横生 三,糊涂立后 四,私情难却 五,忠臣遭殃 六,昏昏噩噩 七,宦官内乱 八,马贤误国 九,梁冀登台 十,父子去世 4,质帝刘缵传 5,桓帝刘志传 序 一,英烈不朽 二,梁冀作恶 三,狼子野心 四,官贪民反 五,影子干政 六,梁冀覆灭 七,新瓶旧酒 八,宦羌为患 九,护奸贪玩 十,六亲不认 十一,五侯覆灭 十二,党争萌芽 十三,祸国党争 十四,清党去世 6,灵帝刘宏传 序 一,段张之争 二,宦官政变 三,屠杀党人 四,窦妙去世 五,国力继衰 六,荒儒流俗 七,害儒卖官 八,曹节奸诈 九,半昏半明 十,黄巾起义 十一,镇压起义 十二,“父母”作恶 十三,天下大乱 十四,临死托孤 7,后少帝刘辩传 序 一,董卓进京 二,董卓废帝
|